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春捂秋冻”您会“捂”吗?

作者:郭树章    2019-04-09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678 篇文章


“春捂秋冻”您会“捂”吗?


640.webp (9).jpg


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北方人都知道“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句谚语。也知道意思是初春的时候要多穿点,不要急于脱掉棉衣。但具体到如何捂,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太多了。捂对了,不生杂病,捂错了,那可真是没病找病。


640.webp (10).jpg


注意捂与不捂的时机


把握“8、15”原则。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一捂了。一般来说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女性在16℃以下最好不穿裙装。冷空气来前24-48小时注意增加衣物。因为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

 

640.webp (11).jpg


要捂重点部位


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故寒多自下而生,才有"寒自脚下生"的说法。我国唐代药王孙思邈主张“下厚上薄”。因此,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另外还有几个重点部位需要保护。


双脚

“寒从脚起”,足底是对外界最敏感的地方。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也是人体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所以不要早早穿上凉鞋"秀"玉足。最好睡前泡泡脚,不但能消除一天的疲劳,放松身体,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给身体补充能量。泡脚时,水至少应没过脚踝,温度保持在38—40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


640.webp (12).jpg


要捂好腰腹

腰部经常受到寒冷侵袭会造成腰背部肌肉紧张,容易引起腰背部疼痛。早春时节最好不要穿露脐装,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较大,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


640.webp (13).jpg


保护好颈肩

现在颈椎病患者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是颈型颈椎病,以肌肉受损为主,一旦受凉,容易引起颈部不适症状加重。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寒冷刺激而引起不适,就像众所周知夏天吹空调容易引起肩关节不适一样。其实基本上四肢各个关节都应该注意保暧,特别是踝关节,肩关节和膝关节。关键部位保护好,才能达到“春捂”的效果。


640.webp (14).jpg


保护好自已,健康才是硬道理。




延伸阅读:


频繁推拿按摩真的好吗?


喝醋真的能软化血管吗?


“腿疼”为什么要检查“腰”呢?


坐骨神经痛您了解吗?


高枕无忧?那可不一定!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从"骨"至"筋"杂志主编:郭树章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