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673 篇文章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剧中的父亲苏大强是个胆小怕事,自私愚蠢的角色,到了岁数,晚上经常起夜的毛病,变成了保姆骗钱的借口。尿频是一个非常讨厌的毛病,可以影响你的睡眠,影响你的工作,影响你的学习,影响你的旅游,...可以让人心烦意乱,让你的美好生活蒙上阴影。但我们也不必畏疾忌医。今天我们就聊聊让人讨厌的“尿频”君。 什么是尿频?怎么判断是否有尿频? 尿频是一个临床上的排尿异常的症状,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但每次尿量少。人体排尿的生理认为:尿由肾脏生成后经过输尿管的输送,贮存在膀胱内,当到了一定的量后,会启动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经尿道一次性排出体外的过程。正常成人一天的尿量在1500-2000ml左右,每天排尿4~6次,夜间0~1次。每次的尿量在200ml-300ml。这样可以保证机体排除体内的有毒物质,维持水分与电解质的平衡。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出现排尿异常症状。 怎么知道是否有“尿频”呢?,泌尿外科大夫可以教您在家里做一个“排尿日记”:将自己24小时排尿的时间及每次排尿的量记录下来,同时标记出入睡及起床时间,通过这个日记,我们可以得到自己一天的总尿量、每次排尿量、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等,将这些数据与正常人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存在“尿频”了。 直观判断:如果每次排尿量正常,排尿次数增多,必然一天的总尿量会增加,这种情况一般考虑生理性的,可能与饮水过多、气候寒冷、吃西瓜等因素导致机体入水量增加,肾脏的调节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多。只要控制一些饮水量即可缓解。但有一些已造成肾脏病变的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也会出现尿量明显增多的现象,它们则属病理性范畴。 我们就几个比较常见的尿频原因,说说怎样解决尿频问题。 一. 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尿频 “尿频”如果伴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等尿路刺激征,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膀胱尿道炎,外阴炎等,通过检查尿常规及尿细菌培养可以确诊,此时患者应多饮水,注意休息,给予一定的抗生素治疗,均可以缓解。如果病程较长,症状顽固,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排除泌尿系结核、腺性膀胱炎、膀胱肿瘤等疾病。 二. 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尿频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改变包括:①尿道括约肌挛缩,膀胱出口梗阻;②骨盆区域充血水肿,膀胱底部敏感性增高,这些都可以引起排尿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出现尿频等。因此避免频繁性生活、久坐、骑车、饮酒等行为,通过运动、步行等帮助盆底水肿消退,配合服用松弛尿道括约肌的药物,是非常有利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缓解的。 三. 膀胱、尿道及周围病变引起的尿频 膀胱内结石、异物、肿瘤,会引起排尿不适及尿频症状;膀胱周围的病变:子宫肌瘤、盆腔脓肿,妊娠子宫,可以因压迫膀胱,引起尿频症状;尿道口周围病变:尿道口息肉,处女膜伞和尿道旁腺囊肿等刺激尿道口引起尿频;膀胱出口梗阻性疾病如:老年性前列腺增生,女性尿道狭窄,因造成膀胱逼尿肌病变引起膀胱扩张能力降低,而产生尿频;这些疾病如果诊断明确,均可通过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尿频的症状自然可以消失。 四. 包皮炎、龟头炎引起的尿频 阴茎头和包皮上含有众多神经末梢,男性(特别是男童)包皮过长及包茎,包皮垢会引发包皮炎、龟头炎,刺激尿道口不适引起尿频。因此,当发现孩子有排尿次数增多,诉阴茎局部痒、痛,阴茎头红肿等,最好及时看医生,以便得到恰当的治疗。平时不要长时间将孩子泡在水里洗澡或游泳,在潮湿的环境内,包皮垢更容易诱发包皮垢杆菌生长,从而刺激包皮内板和龟头发炎。同时切记,不要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的物质清洗外阴,平时用温水冲洗为宜。 五. 神经因素引起的尿频 神经因素也是引起排尿异常的主要原因,它分为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有关神经系统及尿动力方面的检查,当医生排除患者器质性病变后,会考虑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尿频,如:膀胱过度活动症,女性尿道综合征,这些患者一般会伴有焦虑、失眠、紧张、精神异常等,临床可以先通过心理疏导,服用安神助眠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另外,膀胱功能训练是治疗此类尿频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具体要点:是不要在自己一出现尿意感时,就去上厕所,可以有意思地转移排尿的注意力,通过适当的憋尿,改变膀胱的顺应性及敏感性,这样可以逐步缓解甚至治愈尿频。特别是儿童,幼儿期膀胱逼尿肌、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需要一定的膀胱功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去避免尿频。 聊了这么多,可以看出:尿频与许多疾病沾边,是一个影响你美好生活的“祸害”。现代医学已经可以通过查因祛病,战胜绝大多数的尿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相信科学态度对待疾病,更是远离尿频,拥抱健康生活的保障。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呵护女性泌尿杂志主编:包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