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664 篇文章
绝大多数人都喜欢食物,并且享受吃东西这一过程,但是有时候,食物也会引发焦虑。我们所熟知的戴安娜王妃,曾经是一位进食障碍的患者,这种病让她狼狈不堪并且备受折磨。

进食障碍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进食障碍是一种严重威胁到自身生命安全的精神疾病。它是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在这组综合征方面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在DSM-5中 ,两者均属于精神类障碍。
神经性厌食的主要特征是患者用节食的各种方法有意地造成体重过低,体重低于正常标准,对体重的增加有恐惧感,拒绝保持最低的标准体重,神经性厌食症是进食障碍里最严重的一种,带来长期的后果,在精神疾病中死亡率最高。
神经性贪食的特点就是反复出现的暴食以及暴食后不恰当的抵消行为,这种抵消行为可能是催吐、滥用利尿剂或泻药、节食或过度运动等。神经性贪食是一种恶性循环,暴食-内疚-抵消性行为。催吐对身体的伤害极大,它会影响身体的电解质平衡,导致心律不齐,可能会引发心脏的骤停。催吐可会导致胃酸逆流,侵害食管、喉咙,可能永久性地伤害牙齿。

进食障碍是一种不太好治愈的疾病,它难以治愈的原因是它不仅仅与吃有关!那它究竟与什么有关系呢?
很多年,进食障碍的起源被认为是心理的问题,这样的认知导致了误解,误解让很多人认为进食障碍不需要治疗。进食障碍多以女性居多,但男性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上升。
进食障碍隐形的影响因素是生物学因素。厌食症的遗传度要高于贪食症。我们脑里有信号刺激,也有神经化学,这些神经化学发出跟饥饿和食欲有关系的信息,脑里的其他部分对这些刺激做出反应;罹患进食障碍的病人的大脑不能识别这些信号刺激。同时他们的身体也无视这些信号,所以他们能长时间的忍受饥饿,他们对饥饿的反应很淡漠,接着会遭受很多痛苦。遗传基因会影响人的一些个性特征,大部分厌食症的病人,小时候可能就有霸气、完美主义和强迫性行为。
进食障碍的诱发因素是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可能是:有人说你太胖了,你的形象不好,并且你的工作或者是学习上给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可能是来自对自己不满、亲人离世,经历了很多心理上的创伤,也可能来自性虐待,确保身体总是很瘦的社会压力。进食障碍的患者的人格特征多为敏感、低自尊、焦虑、完美主义等特质,进食障碍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呈现焦虑的特征。研究发现,同伴之间的相互比较及对于“瘦”的过分追求是中国人进食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于进食障碍的治疗
进食障碍的遗传基因是不明确的,和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一样,很多遗传基因对进食障碍产生影响。进食障碍的原因不具体,所以没有很特定的药物治疗进食障碍。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治疗进食障碍有着重要的意义,行为和认知的改变可以明显消除进食障碍的症状。家庭因素对于进食障碍的发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家庭治疗对于治疗进食障碍也有着很明显的效果。进食障碍的患者在寻找什么,在意识层面,他们想改善他们的体验,改善他们的身体,而在潜意识里,他们在寻找爱、渴望别人的尊重,他们希望比别人更好,所以,精神分析治疗对于进食障碍也有一定的作用。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接纳生活的不完美才是真正的生活,不完美才是完美!让食物恢复它应有的身份,让吃变得美好!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心"晴"杂志主编:桑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