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管理慢性肾脏病,远离尿毒症,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作者:简桂花    2017-06-08原创标识

收藏

慢性肾脏病,顾名思义,包括所有慢性的肾脏疾病,有肾炎、肾衰、尿毒症等多种肾病类型,概念大、范围广,发病率也相当之高。

先来看一组数据: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总体患病率高达10.8%,也就是说,每10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据此估算,我国成人中有1.2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尿毒症患者近200万。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惑:

问题一:现代人为什么更容易得肾脏病?

主要是因为现代人活得累,工作压力太大,加上熬夜、抽烟、喝酒的不良生活习惯,还有寒冷潮湿环境、性生活频繁等等。

另外,外部原因也不可忽视,环境污染使大气、水含有毒物质,各种辐射,饮食不安全如残留农药的果蔬、激素催长的肉类、浸泡福尔马林的海鲜,过量使用药物。

以上这些内外因素共同导致了肾脏病的高发、易得,甚至有年轻化的趋势。

问题二:为什么大多数人对肾脏病非常陌生?

的确,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丝毫不亚于冠心病和糖尿病,但在我国却有着知晓率低、防治率低、合并症认知率低的“三低”特点。肾脏疾病常常因为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症状不够明显,被比喻为“沉默的杀手”。

每年体检一次,查一查尿常规,是筛查肾脏病的最好方法,如多次发现蛋白尿或血尿,很可能已患有慢性肾炎。

“及早干预治疗”是避免肾脏病快速恶化的最好方法

慢性肾脏病发现得越晚,肾功能下降的会越快,意味着进入到终末期肾衰竭----俗称“尿毒症”的速度也越快。正常人在40岁后,肾功能水平以每年1%的速率下降,而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每年下降的速率会比正常人加快数倍以上。 

随访、管理,该怎么做?

我们医务人员首先要做好健康人筛查资料登记工作,对病人应知应会的健康知识进行宣教,同时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对每个病人的药物、生活、营养、运动、检查随访管理。

患者需要紧密配合,严格管理自己,合理用药并按时随访。门诊有不少病人,不听医嘱,自行停药或改药,理由常是“听朋友说的”或者“朋友的朋友就是这样治好的”,还有人认为西药的副作用大,就随意停用西药。结果往往是病情反复或病情加重,甚至就此走向尿毒症的队伍。所以不随意停药、按医嘱服药、定期随访检查是对患者自我管理的要求。

尿毒症的随访、管理需要患者与医务人员一起配合完成,达到从害怕恐惧到积极主动面对,从无序看病到有计划管理疾病,从单纯开药配药到药物结合非药物治疗的最终目的。

最终获益的当然是病人!

接受有效、规范的治疗随访和管理,对于慢性肾脏病人来说意义非凡。

1.有效控制病情,让早中期病人的肾功能长期保持稳定,让不可逆的肾功能恶化慢一点、更慢一点,晚几年走向尿毒症,推迟进入透析的时间,甚至可以使部分患者终生无需透析治疗。

2.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同时预防贫血、肾性骨病等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回归正常家庭、生活甚至重返工作岗位。

3.减少病人的住院率,降低总医疗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管理肾脏病,任何时候都不晚,尿毒症有时远在天边,有时近在眼前。随访管理,共同努力让肾病患者远离尿毒症。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