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超声里的“甲状腺结节”如何“判”

作者: 李颖    2019-03-24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649 篇文章


坐在我面前的是48岁的李女士,此刻忧心忡忡,体检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竟然发现了几个甲状腺结节。

 

640.webp (4).jpg


“会不会是癌”这个疑问从拿到报告那一刻起就盘旋在她的脑海中。由于甲状腺超声体检的普及,像李女士这样因为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前来内分泌科就诊的人数越来越多,每个前来就诊的患者通常会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也发现过甲状腺结节,有的手术是“癌”,有的手术结果是良性,去了块心病。一旦轮到发现自己也中了“甲状腺结节”的招,常常有一种等待“上帝掷骰子”的恐怖感觉。

 

640.webp (5).jpg


问题1: 甲状腺结节,是“上帝的骰子”还是一种常见现象?

 

数据比个人经验、美好愿望、心理预期更能代表群体状态,咱们先看看非常直观的数据。

 

刊登于2017年《中华地方病杂志》的“2015年上海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现状分析”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研究统计了2015年所有在华东疗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群检查资料,年龄为12~91岁,平均年龄(49.34±11.3)岁,涵盖上海市各区、各层次生活水平,共61725人,其中男性38648人,女性23077人。

 

640.webp (6).jpg


文中表1显示了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可以看到,在健康体检人群中48.4%男性和53.8%女性通过超声发现了甲状腺结节。也可以形象地理解为,随机找2个人做超声,1个人可以发现甲状腺结节。

 

640.webp (7).jpg


文中表2显示了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以女性为例,21-30岁,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29.5%;31-40岁,上升到39.3%;41-50岁,达到54.5%;等到超过70岁,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86.4%。呈现出随着年龄增长,结节检出率增加,且明显增加的现象。

 

呈现这两组数据,只想告诉你,有了甲状腺结节,尤其是40岁以后,你反而是人群中的大多数。甲状腺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储存、分泌的器官和场所,在长期的生命过程中,外界因素影响甲状腺的生理活动,对激素合成和分泌产生一定影响,引起甲状腺细胞增殖速度不均,局部成团,就可能形成甲状腺结节。

 

问题2:甲状腺结节可能是什么?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已经成为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大多数都是在体检中偶然发现的。


按照内分泌学会指南,甲状腺结节可以分为四大类

(1)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2)肿瘤性结节:包括各种甲状腺良、恶性肿瘤

(3)囊肿类

(4)炎症性结节:如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

 

问题3:自己看甲状腺超声报告有没有什么技巧?

 

因为对结节是否可“恶”的恐惧,我们都希望借助些方法,在拿到甲状腺超声报告时,让自己能够先有个初步判断。一个非常实用的办法就是看报告结果后面的(   )。如果(  )中标明TI—RADS分类,就可以根据分类自己先判断一下。

 

TI—RADS是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的缩写,TI—RADS概念首先由智利学者Honrath等在2009年提出,当时以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为蓝本,设计出的一套初步判断甲状腺结节恶性概率的类似系统,该系统基于10种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建立了甲状腺分类标准。


640.webp (8).jpg


概括地说,按照甲状腺可疑征象的多少,将甲状腺结节定义为TI—RADS l-6类。

1类:正常甲状腺

2类:良性结节(0%恶性可能)

3类:良性结节可能(<5%恶性可能)

4类:可疑恶性结节(5%一80%恶性可能)

   4a类(5%一10%恶性可能)

   4b-c类 (10%一80%恶性可能)

5类:很可能恶性结节(恶性可能性>80%)

6类:已被病理证实的恶性结节


根据分类结果,建议TI—RADS 4类和5类的患者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TIRADS 2类和3类的结节通常只需随访。

 

在TI—RADS概念提出之后,各国学者又根据临床实践的需要,对用于分类计算的甲状腺超声可疑恶性征象和数目上进行了修正,虽然在细节上版本不同,其分类意义是一致的。


例如2013年,韩国学者将(1)实性(2)低回声或极低回声(3)不规则边界(4)微钙化(5)纵横比>1这5项超声特征作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评估标准, 分类时注重相关指标的个数, 共分为TI—RADS 3~5类:

TI-RADS 3类, 可疑特征个数为0

TI-RADS 4a类,可疑特征个数为1

TI.RADS 4b类,可疑特征个数为2

TI—RADS 4c类,可疑特征个数为3-4

TI-RADS 5类,可疑特征个数为5


存在的可疑特征数目越多,恶性可能性越大。

 

上海市瑞金医院通过对2013-2015年本院529例直径小于等于1厘米的结节与手术结果结合,确立了小于1厘米甲状腺结节的5个恶性特征:(1)边缘不光滑(2)实性结构(3)极低回声(4)微钙化(5)边缘为主血供,基于恶性特征的个数进行分类,明确了处理流程。大家也可以根据这个流程图结合自身的甲状腺超声报告初步了解下。

 

640.webp (9).jpg


FNAB是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活检,通过穿刺活检,对穿刺液进行细胞学分析,可以提示可能的病变类型,为下一步的处理指引方向。

 

640.webp (10).jpg

 

640.webp (11).jpg


后记

 

判断甲状腺结节的预后是一个复杂的临床过程,超声检查虽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在临床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其它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甲状腺功能等进行临床决策,在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建议大家到专科医生处就诊,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




延伸阅读


明明“减肥”成功,怎么会影响了“月经”?


血糖管理的新武器


不一样的高血压


医生也中招了


别人的故事——病来了


让我好好爱护你——我的骨骼!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内分泌点点通杂志主编:李颖

发表评论

木南

甲状腺腺体回声稍粗不均匀,甲状腺上级中等偏低回声结节,TI-RADS3-4a级。余双叶甲状腺结节TI-RADS3级,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曾得过甲亢。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可能是恶性吗?

2019-03-24 21:16 我要点评 0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