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575 篇文章
年龄大了,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宽裕的老年人会考虑晚年的生活安排。常常听一些老年人讲,年纪大了找一个山清水秀、气候好的地方买个房子养老,也有一些机构在城市郊区建立了一些以养老为目的的社区,甚至还配套建设了医疗机构。那么老年人的住房选在哪里最合适呢?
在医生看来,老年人选择住房最关键的两个因素:一是生活便利,附近有菜场、商店;二是靠近医院。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人的经济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小区环境、楼层朝向、房屋大小等因素。生活便利靠近菜场无需解释,老年人不习惯用网络,还是去商店菜场居多,而且这些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往往交通也便利。至于住在医院附近的好处,可能没有家人住院经历的人还体会不到。老年人去医院甚至住院的机会比较多,一旦住院,势必老伴、子女要去探望陪护,尤其是对于陪护的老伴来说,家里住得远了很不方便。老年人不像年轻人那么潇洒,不舍得随便打车,还是挤公交为主,每天来来往往路上要花很多时间。如果家里住得近,陪护的人员中午回去休息一下,或者做点可口的饭菜带过来也很方便。另外如果老人病情比较重,医生经常会跟家属商讨病情和治疗方案,一些医疗文书需要家属签字,很多时候往往根据病情的变化临时而定,家里住得远的接到医院电话急急忙忙赶过去,也是很不方便。在医院附近,常常可以看见一些患者家属在旅馆开了房间,甚至租房以便陪护。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去山清水秀的地方买房养老并不现实。首先我国目前的医保付费结算并未广泛联网,异地看病在支付和报销上还存在诸多不便。其次风景好的地方可能经济未必发达,而当地的医疗水平则与经济水平息息相关。第三老年人毕竟需要也希望子女常常来探望,子女打拼事业多是住在市区,隔得远了探望不便,万一生病需要帮助时,赶过来可能耽误时间。很多老年性疾病的治疗往往都有严格的时限要求,例如急性脑梗,溶栓治疗的窗口期是发病后4.5小时以内。一旦发病,家属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送到具有进行溶栓或者神经介入治疗能力的医院去,普通小医院未必具备此能力,再转诊则往往来不及。心梗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它对于治疗时间也有严格要求,发病12小时内往往是行PCI手术的黄金时间,而PCI手术对医院技术和设备要求能力高,并非所有医院都能开展此技术。
那些在城郊结合部建设的养老社区是否合适呢?也未必。目前看来这类小区往往对入住者的经济实力要求比较高,配套设施条件比较好,但是上文提到的子女探望、陪护不便,去大医院交通不便延误病情等问题同样存在。而且一旦家中有老人住院,老伴要从郊区赶往市中心的大医院陪护也是一个很大的困难。虽然一些高档的养老社区配套建设了小型医疗机构,可以满足一些简单疾病的处理,但是对于大部分老年性疾病来说还是束手无策的。

老年人在大医院附近居住,可以带来莫大的方便。如果经济条件许可,选一个条件好的小区,对于老年人养老既便利又安全。不要光想着为小孩选择“学区房”,也要为老人考虑“医疗房”。当然大医院周边的房屋毕竟有限,价格也往往不菲,未来的解决之道还是要靠均质化各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加强院际沟通转诊,改善交通,建立快捷的救治体系,让老年人居住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延伸阅读
人体究竟有没有“酸碱体质”?
视频,速度,输液知多少(第六期)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神秘的ICU杂志主编:王学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