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佳节不可贪吃,吃货必修“以食养身”

作者:王温泉    2019-03-20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572 篇文章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640.webp (8).jpg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


“药食同源,寓医于食”,古有名训。


饮食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故有“民以食为天”之说。以食养身,从食物中获得充分的元气,可抵御湿邪,更能取得身体与环境的平衡统一,使人养出正气,固本培元。


药物的偏性决定了其补益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日常养生保健中,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从而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食补比药补更胜一筹。


中华传统膳食养生理论提倡食物来源多样化,形成了以谷物、豆类为主,进食足量蔬菜,以肉类食物为补充,兼食水果的膳食结构。



膳食养生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我们要坚持平衡膳食观,学会食疗养生的方法,要多吃"神"造的天然食物,少吃人造的加工食品。


养生需“合乎四时,天人相应”,食补也要顺应四季的变换,达到“四季五补”之效。


· 春 ·

补阳气、疏肝气、养肝血。

宜进食西洋参、山药、黄芪、大枣等。


· 夏 ·

补脾除湿、养心安神。

宜进食西瓜、生菜、西红柿、苋菜等。


· 秋 ·

清肺润燥、生津止渴、解郁除烦。

宜进食山药、百合、山楂、乌梅等。


· 冬 ·

温补驱寒、固肾益精。

宜进食人参、当归、肉桂、虫草等。

 

追求健康,是人们永恒的需求,与其听信没有科学依据的各类保健养生,不如先培养自己更好的生活习惯。从最基础的方法开始做起,每天从食物中得到营养,让身体维持在巅峰状态,其实健康一直就在我们的盘子里。


白芷

性温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莲子

性平 补脾止泻,养心安神

枸杞

性平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阿胶

性平 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百合

性平 健脾润肺,除烦安神,养心助眠

芋头

性平 健脾补虚,散结解毒

莲子

性平微凉  清新解热,补中益气

菊花

性寒 润燥清肺,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甘草

性平 益气和中,祛痰止咳

蒲公英

性平 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乌梅

性平 生津止渴,收敛止血

山药

性平 健脾益胃,滋肾益精

蜂蜜

性平 补脾除烦,益气补中

羊肉

性温 温补肝肾,暖中补虚

鸭肉

性寒 滋阴补肺,补血行水

黄瓜

性寒 利水利尿,清热解毒


随着人们饮食养生保健意识日益增强,药食同源的思想和观念也扩大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理解。通过审因施食,摄取宜忌来实现疗愈与养生,养正去邪,以达到实现健康的目的。




延伸阅读


服药时饮水也很重要


“三七”并不是二十一的用


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食怎么吃?


不起眼的地瓜叶居然这么营养?那,我动筷了?


WHAT?药品也会中暑?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6e药师杂志主编:张剑萍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