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572 篇文章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
“药食同源,寓医于食”,古有名训。
饮食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故有“民以食为天”之说。以食养身,从食物中获得充分的元气,可抵御湿邪,更能取得身体与环境的平衡统一,使人养出正气,固本培元。
药物的偏性决定了其补益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日常养生保健中,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从而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食补比药补更胜一筹。
中华传统膳食养生理论提倡食物来源多样化,形成了以谷物、豆类为主,进食足量蔬菜,以肉类食物为补充,兼食水果的膳食结构。
“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我们要坚持平衡膳食观,学会食疗养生的方法,要多吃"神"造的天然食物,少吃人造的加工食品。
养生需“合乎四时,天人相应”,食补也要顺应四季的变换,达到“四季五补”之效。
· 春 ·
补阳气、疏肝气、养肝血。
宜进食西洋参、山药、黄芪、大枣等。
· 夏 ·
补脾除湿、养心安神。
宜进食西瓜、生菜、西红柿、苋菜等。
· 秋 ·
清肺润燥、生津止渴、解郁除烦。
宜进食山药、百合、山楂、乌梅等。
· 冬 ·
温补驱寒、固肾益精。
宜进食人参、当归、肉桂、虫草等。
追求健康,是人们永恒的需求,与其听信没有科学依据的各类保健养生,不如先培养自己更好的生活习惯。从最基础的方法开始做起,每天从食物中得到营养,让身体维持在巅峰状态,其实健康一直就在我们的盘子里。
白芷 | 性温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
莲子 | 性平 补脾止泻,养心安神 |
枸杞 | 性平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阿胶 | 性平 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
百合 | 性平 健脾润肺,除烦安神,养心助眠 |
芋头 | 性平 健脾补虚,散结解毒 |
莲子 | 性平微凉 清新解热,补中益气 |
菊花 | 性寒 润燥清肺,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
甘草 | 性平 益气和中,祛痰止咳 |
蒲公英 | 性平 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
乌梅 | 性平 生津止渴,收敛止血 |
山药 | 性平 健脾益胃,滋肾益精 |
蜂蜜 | 性平 补脾除烦,益气补中 |
羊肉 | 性温 温补肝肾,暖中补虚 |
鸭肉 | 性寒 滋阴补肺,补血行水 |
黄瓜 | 性寒 利水利尿,清热解毒 |
随着人们饮食养生保健意识日益增强,药食同源的思想和观念也扩大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理解。通过审因施食,摄取宜忌来实现疗愈与养生,养正去邪,以达到实现健康的目的。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6e药师杂志主编:张剑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