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跟着“小栓”去旅行

作者:董芳辉 钱会娟 胡三莲    2019-03-14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561 篇文章

Hello,大家好,我叫血栓,大家都叫我“小栓”,我生活在血管里。血管就像我们家里的自来水管,一旦水流缓慢,杂质过多,不注意清洁,就会造成内壁生锈,结成水垢,致使水管内壁一点点变得狭窄,最终出现水流变小甚至停水。其实我们的血管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不小心也会造成堵塞,一旦堵塞,身体就可能瞬间“垮掉”。而堵塞血管的重任当然是非我莫属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看看我是怎样被委以重任的吧。

 

一、“我”是怎样形成的?


640.webp (6).jpg


我是血液家族里的某些物质如不溶性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在凝血系统作用下抱团形成的血块天团。当然我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人们的身体受到伤害,血管内壁出现了破损,为了避免血液的流失和细菌的入侵,凝血系统就会调集精兵强健们前去修补,在伤口处形成包围网,将经过的红细胞和一些其他物质控制在其中形成血块修补创口,起到止血的作用。而此时抗凝系统仍处于弱势,即使受损部位得到了修复,但血块仍会增加,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便成为了我。

 

其实,我也喜欢那些慵懒的朋友,如果你们喜欢长期坐着,不运动,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就会减慢,那我必定会和你成为最亲密的朋友,如影随形。就像河道里的泥沙,因为水流的缓慢而堆积在河底,久而久之造成河床越来越高,最终阻塞了河水的流通。


当然,我对那些饮食油腻,还不爱运动的人更是情有独钟。当他们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超标,就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变成“垃圾”,它们就像是水管中的水垢,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最后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这些斑块不但会堵塞血管而且还是“不定时炸弹”,随时会破裂进入血管,于是,我又欢快地出现了。

 

二、“我”的全身旅行记

 

我生在血管壁,长在血管中,跟着血液大军全身旅行。当我在下肢深静脉形成时,就会使静脉血液无法流回心脏,在下肢不断积累,于是就会出现患肢肿胀、周径增粗、疼痛明显、皮肤颜色加深等。


640.webp (7).jpg


当我随着血液大军跑到脑部,就会使大脑的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导致脑梗,于是人们就会变得肢体麻木无力,偏瘫、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


640.webp (8).jpg


当我随着旅行团来到心脏,就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而发生心肌梗死。


640.webp (9).jpg


如果我一旦跟着旅行团来到负责身体气体交换的地方—肺部,并把它堵住的话,就会产生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甚至濒死感等。


640.webp (10).jpg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血块,能够周游身体各部位的血管,导致相关脏器无血或血供减少,从而造成心梗、脑梗、肺栓塞等疾病。

 

三、如何阻止“我”的产生呢?

 

1. 调整饮食多饮水

少吃咸,少油腻,少吃高脂肪类的食品,因为这些食物会导致血液粘稠,增大血栓出现的风险。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洋葱、大蒜、胡萝卜、黑木耳、苹果、四季豆、扁豆等,能阻碍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吸收食物,减少体内脂肪和胆固醇的累积。正常人每天应该保证1500至1700毫升的饮水量,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因为喝水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预防血栓有很大好处。


2. 运动适当益健康

运动会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黏滞性下降。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以微汗、不感觉疲劳为宜,如打太极、慢跑、骑车、游泳等,避免运动过量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不动。


3. 戒烟限酒保平安

吸烟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尼古丁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危害血管健康,而过量的饮酒会使血细胞受损,导致红细胞黏合力增强,最终形成血栓。但适量的饮用(葡萄酒每日不超过100ml),对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血小板的黏性都有很大的好处。


4. 规律生活稳心态

心理活动能直接影响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避免过分悲痛或激动,保持心情舒畅。同时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尤其是老年人,因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的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血栓形成。忌饭后就睡,因为饭后血液聚集于胃肠,而脑部血供相对减少,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睡。


健康生活,远离血栓!



延伸阅读


您家的小毛头,吃得好吗?


洗牙——预防牙周病的最有效手段


医生,我的脚崴了?


甲状腺手术后如何服药?


如何预防同胞竞争障碍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居家护理达人杂志主编:张雅青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