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小儿流感别慌张

作者:沈健    2019-03-10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550 篇文章

沈医师2018年在加拿大Victoria工作一年,2019年1月刚返回上海恢复日常工作,就迎来了一大波流感传报,被同事戏称为传染病王。而且,遇见了乙流…呃,该不是会Victoria系乙流吧?



小知识:今年国内的流感疫苗是三价的,甲流H1N1和N3N2、乙流Victoria系。敲黑板!注射Victoria系的抗原,产生的是针对Victoria系的抗体,那万一遇见Yamagata系,并不能通杀。



回顾最近,儿科门诊相当火爆,甲流(乙流)日日有传报。患儿家长告诉我,在学校,甚至专门开设了甲流考场来照顾到这一部分特殊儿童的考试需求。我也常常在门诊被家长问及,其胞兄(姐)、同桌已被确诊甲流,另一孩子尚未出现症状,检验亦无异常,是否有必要口服奥司他韦预防?


关于这个问题,沈医师还是严肃、认真地回复:请勿滥用药物!儿科就诊患者在冬季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有哮喘史,而无必要地使用奥司他韦,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常见有支气管痉挛和过敏反应,反而加重气道症状。当预防为先,重在早发现。接下来,我们还是先认识下流感吧。

 

流感有多可怕?


大多数人可能并不认为流感(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和普通感冒一样,流感首发症状可以是发热、咽痛、头痛、流涕、咳嗽和肌肉疼痛等。这些症状容易与重感冒混淆。


然而,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发生大范围流行。若治疗不及时,可引发支气管炎、肺炎、脑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尤其要警惕婴幼儿、老人及既往有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


回顾历史,1918~1919年(距今100年)流感大流行造成4000万人死亡,远超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总人数(380万)。1957~1958年的流感大流行首先出现于中国大陆,主要累及在校学生及老年人,全球死亡人数达200万。1968~1969年大流行主要受累人群还是老人和孩子,全球死亡约100万例。


流感有什么症状?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3天左右。

常表现为突然发病,畏寒,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多伴有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食欲减退,可有鼻塞、流涕、呕吐、腹泻或胸骨后不适、胸闷等。轻症(单纯型流感)一般无并发症,具有自限性。发病3~4天后体温可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乏力常需1~2周恢复。


儿童、老年人及原有心肺疾患者易并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肺炎型流感),高热持续不退,出现剧烈咳嗽,咳甚血痰或脓性痰,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可及湿啰音。胸片提示两肺散在絮状阴影,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中毒型流感可出现休克、呼吸衰竭,甚则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病死率高。


在儿童,常见发热、呕吐、腹痛、腹泻(胃肠型流感),一般轻症2~3天即可恢复。婴幼儿流感可出现高热惊厥。


流感系流感病毒感染,抗生素不能针对流感治疗。外周血检测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甚至降低,淋巴细胞增高。临床多以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进行实验室检测。


640.png

流感怎么治?


抗病毒治疗。《黄帝内经》强调:“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应在发病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我国上市的主要有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


流感病毒的治疗,抗生素是没有作用的,应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引起二重感染或产生耐药菌。只有存在继发细菌感染时,方推荐使用抗生素。


应加强一般对症治疗,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补充维生素,保持清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坚持预防、隔离与药物治疗并重。兼顾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


如何预防流感?


《荆楚岁时记》:“腊者,逐疫迎春”,目前正逢腊月时期,容易出现疫病,即现代医学谓之传染性疾病高发。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同样接触流感病毒,抵抗力弱的人群更有易感性。《黄帝内经》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建议提高自身抗病能力,以达预防的目的。


首先,学生党应注意劳逸结合,作业时间分配合理,不要熬夜,保证睡眠充分,尽量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其次,穿衣合理,随气候变化加减衣服。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戴口罩。


640 (1).webp.jpg


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尽可能少接触他人,居家休息,多喝水。


平时可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接种流感疫苗是一种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流感病毒变异大,疫苗具有时效性,需每年接种,建议在流行季节前1-2月接种,即每年深秋时节。流感疫苗采用灭活病毒,不可能传播流感,严重的副作用极为罕见,可以放心接种。但没包括在疫苗之内的感染毒株依然可以引起流感,疫苗接种不是万能的,关键在于可以提高面临流感时获得的保护机会。孕妇亦可以放心接种。


Tips:

首发症状:发热、咽疼、头痛、全身肢体关节酸痛等,应引起重视,及早就诊。

警惕:全身酸痛或头痛明显者;伴有肺部炎症或心肺功能不全者;哮喘病史者。须及时就医。

消毒:衣物、餐具、玩具、文具等煮沸(100℃)或日光暴晒。

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一种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



延伸阅读


湿疹宝宝的饮食回避


宝贝,做个好梦!


少年,看你骨骼清奇,“画地图”也是与众不同呢


行动吧,玉米妹妹——“生锅起灶”养脾胃


爸爸妈妈,我们说好要当彼此的天使——女孩篇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萌宝养成杂志主编:沈健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