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624 篇文章
场景一:表哥打电话过来求救,说自己家3个多月的女宝宝简直是个磨人的小妖精啊,总是爱哭,吃奶都不好好吃,睡觉要抱着睡,晚上都放不下去,而且只要妈妈抱!表嫂产后爆瘦,每次跟表哥打电话都会哭……
场景二:盆友圈妈妈们都在吐槽自己家宝宝,唯有一个同事的盆友圈状态是这样的:发一个蜡笔小新样肥嘟嘟的照片,配音:就这样吃了睡,睡了吃真的好吗?……拉来一片仇恨啦!

相信妈妈们都非常希望自己能怀一个“天使宝宝”,这样就省去了很多应对宝宝哭闹的烦恼。所谓“天使宝宝”,就是生下来就好吃好睡,俗话叫很好带,很少要妈妈费心;但是也有可能一不小心就生了一个“魔鬼宝宝”,天生爱发脾气、爱哭闹、不睡觉,当妈的总要操碎了心;其实最大比例生的还是“模范型宝宝”,这类宝宝可塑性很强,最终变成天使型的还是魔鬼型的,就取决于带养人的带养方式!对于如何培养一个“天使宝宝”,我们下次科普,今天我们要说说孕妈妈如何来怀一个“天使宝宝”。
宝宝这些“天使”或者“魔鬼”的气质表现是由Ta的感官能力、身体控制能力和自我安抚能力所决定的,那些感官敏感,如一点音量或光线的变化都会让他不安的宝宝,或者躺在那里完全找不到平衡感又无法自我安抚的宝宝,多半都是魔鬼型的!其实,宝宝在胎儿期就有感官能力,即视觉、听觉、触觉、内耳前庭觉等,而感官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内耳前庭的发育,内耳前庭顾名思义位于内耳,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平稳和重心,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处理及对空间的感知。睡眠时由内耳前庭负责分清过滤信息并处理才能睡得踏实,内耳前庭发育偏差(敏感或迟钝)的宝宝需要抱摇睡,陪睡,放下就醒,睡觉挑环境,睡不安稳,翻身醒等。
既然内耳前庭这么重要,那孕期要怎么做才能很好的促进胎儿内耳前庭的发育呢?
答案就是:孕期适量运动很重要!(当然除非医生叮嘱让你卧床休息保胎)
那对于非专业运动健身的一般妈妈来说,何为适量运动呢,简单说就是稍快步走,边走边说话而没有气喘的感觉就对了!太慢了没什么用,太快了不安全!另一方面就是要规律作息!这个大家都懂。

第二,身体控制能力差是婴幼儿脑神经发育不成熟所致,大脑对身体肌肉的控制处理不当,从而让肌肉出现不必要的紧张或放松,如新生儿出生时的蜷缩状态、睡觉时的投降手、青蛙腿、反C字型打挺(即头使劲往后仰,双腿使劲往后蹬,腰背部弯曲紧张)、俯趴时的小飞机姿势等(俯趴时手脚离地张开绷紧,胸腹部着地),身体紧张的宝宝需抱睡,放不下,放下后睡不长(闭着眼睛突然大哭),睡前不断翻滚等。身体紧张原因很多,那么孕妈要怎么做才能减少宝宝身体紧张呢?
答案就是:妈妈少焦虑!妈妈若孕期经常焦虑、紧张,宝宝出生后安全感也会较差,容易紧张;出生后妈妈紧张焦虑,不知不觉抱姿紧张,也容易导致宝宝紧张!所以,无论在孕期还是产后都需要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态!不仅有利于自己,更有利于宝宝!

投降手青蛙腿反C字型打挺俯趴时的小飞机姿势
最后一个就是宝宝的自我安抚能力,宝宝的自我安抚能力与宝宝的感官能力(即对看到的、听到的、触碰到的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安全感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在一岁前带养人要帮宝宝发展感官能力,简单说就是多到外面去看看、去听听、去接触新鲜东西。想想啊,一个天天呆在安静昏暗的房子里的宝宝,一点光线和声音对他都是莫大的刺激,情绪能平稳吗?
所以总结一下,要想怀个“天使宝宝”,需要适量运动、平稳的情绪、规律的作息、自然分娩——这是因为经阴道分娩的过程中,产道的挤压刺激宝宝的神经系统持续发育,有利于宝宝的感官系统的发育(有医学指征剖宫产,即医生建议剖宫产的不能强求!);减少母婴分离等(同样,有医学指征的分离不能强求哦!)。
注:图片来自纽诺育儿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知音中西杂志主编:吴胜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