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医疗剧

作者:夏乐敏    2018-12-24原创标识

收藏

近年来,国内医疗题材的影视剧似乎倍受青睐,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以医护人员为背景的各种剧集,但从真正的医学角度看,很难认可这些作品,因为剧中的一些医疗常识错误实在是离谱,我们一起来看下:


640.webp (1).jpg

《柳叶刀》片段回放:陈院长再次心肌梗塞、心脏骤停,心电图呈一直线。心外科专家顾明道在抢救他时,没有立即采取心胸按压术,而是给予了电除颤。


评论:心电图呈一条直线,应该施以按压而不是除颤。除颤一般在病人出现室颤(心电图出现室颤图形)的情况下进行。无心室颤动而给予电除颤,对病变心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加重了心肌的损害。


640.webp (2).jpg


《医者仁心》片段回放:丁院长在看自己的肺癌CT片时,手上拿着的是两张不一样的CT片,而医生钟立行在察看丁院长的CT片时,也粗心地将片子贴反了。


0.gif

评论:影响学检查是医生诊断患者中十分必要的一环,通过片子能直观看到病灶的结构和病情发展阶段,医生看好“片子”可以说对病情的把控程度就提高了一半。而手拿两张不一样的CT片、将片子贴反,在医务人员看来就是更低级的错误了。


640.webp (3).jpg

《产科男医生》片段回放:一群男、女医生白大褂敞着穿走在病房中。


评论:白大褂当风衣穿。医院难道是行走的秀场?其实,白大褂也叫隔离衣,主要是起到防护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起到一些基础的防护作用,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医生专业负责的态度。由于工作环境特殊,白大褂上面布满了细菌病毒什么的,所以医护人员一般不会将白大褂敞开不扣扣子。


640.webp (4).jpg

《感动生命》片段回放:在抢救一名心衰病人时,王志文扮演的司马主任医师说:“快,10克速尿!抽200CC的血送化验室!”


0 (1).gif

评论:临床用速尿,20毫克到80毫克就足够了。如果一次用10克速尿,恐怕患者早就脱水成“木乃伊”了!另外,200毫升血能装两塑料袋,医生拿两袋子血去化验,也是绝对没有可能的。如果每天抽200毫升血,病没看好,血就被抽干了。


640.webp (5).jpg

《心术》片段回放:一个女医生脚踩一双高跟鞋去查房。


评论:高跟鞋穿起来的确好看,但对医务工作者来说就不合适了。首先,很多医院对于医护人员的着装是有明文规定,再就工作本身而言,病人的安危分秒必争,穿高跟鞋不仅影响行动速度,并且很难掌握平衡,而且高跟鞋使脚趾长时间受到挤压,脚的血液循环不畅,并不适合长时间站立。还有就是,高跟鞋与地面接触的声音比较大,会影响到患者休息从而影响医护工作。


影视剧已成为民众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传播的医学知识影响深远,正因为如此,一些国家对医疗剧要求严格。比如美国要求在医疗剧编剧团队背后,还有以专业医师队伍为核心的顾问团,在拍摄手术场景前,必须经过相关医疗机构的审核和培训等。我们衷心希望:我们拍摄的医疗剧请多走心,希望少出现一些“带着无菌手套又自己戴眼镜”,“抱着骨折患者到处跑”,“边手术边打电话”,“气管插管还能说话”的常识性错误,以免对普通民众造成误导。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