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铁质缺乏就会引起贫血,贫血也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诱发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小儿贫血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那么如何预防和护理呢?
病因
1.早产、双胎、低体重儿。由母体带来的储存铁少
2.生长因素。(宝宝日渐长大,母体里带来的铁质及母乳中铁质的不足)
3.喂养不当,未及时添加辅食
4.慢性失血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或苍黄,睑结膜、口唇、指甲颜色淡苍白;厌食,精神差,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容易感染等。6个月以上的婴儿血色素低于110g/L,可以诊断为贫血。

预防方法
1.做好孕期及哺乳期的营养,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

2.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每日户外活动达1~2小时。
3.合理喂养。坚持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者应采用配方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或补充强化铁的食品如铁强化乳。
4.铁剂预防贫血。正常足月婴儿出生后4个月补充铁剂,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出生2个月时补充铁剂。

5.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护理方法
1.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每日接受日光的照射,循序渐进。

2.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生活有规律,保证足够睡眠。

3.合理喂养。多吃含铁和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血、精肉、黑木耳等。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橙子、猕猴桃、番茄、冬枣等。
4.按医嘱规范使用铁剂,疗程足,不随意停药,定期随访。
注意要点
1.铁剂对胃肠道有刺激,应从小剂量开始在饭后或两餐之间服用,以免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不适反应。
2.铁剂不能与牛奶、茶、咖啡、蛋类一起服用,以免影响铁剂吸收。
3.液体铁剂可使牙齿染黑,可用吸管或滴管服之。
4.服用铁剂后,大便会变黑或呈柏油样,停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