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生活中,多数儿童因为多动而易发生骨折,儿童精力旺盛,喜欢打打闹闹、蹦蹦跳跳,自控能力差,对危险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不足,很容易发生意外创伤,家里、学校、游乐场都不是安全的避风港。
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患儿童由于表述不清,加上有的骨折发生的时候,疼痛和变形是不大明显的,所以有很多家长都是在小孩发生骨折几天后才送医治疗的,因此导致延误治疗。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快速判断摔伤后是否骨折,而不耽误最佳治疗时期呢?
为了提高儿童骨折后急救措施技能的民众普及率,2016年8月10日,由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大医小护”牵头的“进社区,讲科普”活动来到了闵行区的龙柏七村。活动当天,首先是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日间病房罗艳护士长为大家讲解了骨折的相关内容,向社区居民科普发现如何发现骨折并及时有效处理的急救措施。
接下来,罗护士长还亲自做示范,给到场的社区居民们来了个实践,和现场和小朋友们和家长们进行互动。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意外骨折后的急救措施。
医护人员生动形象地为社区居民讲解,让社区居民逐渐掌握了儿童骨折后的正确处理。社区居民们普遍觉得此次活动意义非凡,“伤筋动骨”确实给很多小儿的美好童年时光留下了阴影,而通过学习儿童骨折的科普知识和急救措施后就能最大化的避免小孩因为骨折带来的后遗症等,居民们都纷纷都表示,希望这样的活动今后可以多举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