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住和窒息是婴幼儿致命伤害的两大首要原因。当气道被食物、玩具或者任何被吞下的物体堵塞时,就会出现噎住的情况。
噎住(气道异物)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育儿互助家长社群里曾有小朋友被一团菜叶噎住,好在家长学习过海姆立克急救法,及时帮助孩子将菜叶咳出,避免了惨痛意外的发生。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
网上传说海姆立克急救法可用于卡鱼刺的急救、溺水的急救......其实这些都是谣传啦。海姆立克急救法又名“海氏急救法”,是美国医师HenryJ·Heimlich 1974年发明的一套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是目前全球抢救气道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
患儿意识清醒时的气道梗阻
【情况一】
孩子能够发出声音,大声哭闹,用力咳嗽。
家长怎么做:陪伴在孩子身旁,安抚孩子并鼓励他尝试用力咳嗽。
重点提醒:如果孩子被噎住了,呼吸正常,用力咳嗽,暂时不要干预,用力咳嗽是排除气道异物最为有利的方法,在采取任何急救措施之前,先看看是否可以通过孩子自己用力咳嗽自行将异物咳出。
【情况二】
孩子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甚至无法发出声音或啼哭,或者无法通过用力咳嗽咳出异物。
家长怎么做:需采用“背部拍击法”或者“胸部冲击法”。
针对1岁以内婴儿:将婴儿面朝下呈45度放在你的一侧前臂上,用这侧的手掌托住婴儿的头部和下颌,用另一侧的掌根拍击婴儿两肩胛骨之间的区域,连续实施5次强劲的背部拍击;如果5次背部拍击后,异物还未掉出,立刻将婴儿翻为面朝上呈45度放在你的一侧前臂上,用这侧的手掌托住婴儿的头部和颈部,用另一侧手的2或3根手指按压乳头连线中点下缘的胸骨,连续实施5次猛烈的胸部冲击;如果5次胸部冲击后,异物还未掉出,依次重复5次背部拍击和5次胸部冲击,直到异物排出或是婴儿失去意识为止。一旦患儿失去意识,请参考患儿意识丧失时的气道梗阻。
针对1岁以上幼儿和儿童:询问孩子是否喘不过气,如果孩子点头,你要告知他即将帮助他并会怎么做,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站到孩子身后,双臂环抱孩子腰部,用一手握成拳头,将拳头的大拇指侧置于孩子肚脐上方两厘米处;另一只手抓住握住的拳头,然后快速向上冲击孩子的腹部;重复冲击直到异物排出或是患儿失去意识为止。一旦患儿失去意识,请参考患儿意识丧失时的气道梗阻。
重点提醒
千万不要直接拍背,也不要用手直接去抠异物,那样只会让异物落的更深。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或者是成人可以告知其自救的办法,用自己的拳头或用圆角或用椅背快速挤压冲击腹部。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压冲击腹部使异物排出。
急救措施实施过程中发现患儿没有反应,要马上开始开放呼吸道人工呼吸。
患儿意识丧失时的气道梗阻
孩子的情况:如果轻轻拍打患儿肩部,并在其耳边呼唤名字,患儿没有睁开眼睛发出回应或者开始哭泣,表明表明他的意识丧失。
家长怎么做: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检查呼吸,如果患儿呼吸停止或者仅有喘息,立即开放呼吸道(注意切勿将其头部过度后仰),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实施2次人工呼吸,然后继续“背部拍击法”或者“胸部冲击法”,依次重复直到异物排出患儿有反应或急救人员到来。注意,每完成一组即要检查一下口腔内是否异物排出。
生活中如何预防气道异物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才使用的急救措施,最重要还是我们生活中的预防。家长们需要注意:
给婴幼儿的食物的性状要细软,符合孩子的生理特征;
孩子在吃东西的时候,要避免大笑、讲话、行走或跑步;
家里所有的细小物品要及时收纳,特别是玩具上的细小零部件;
家里的死角要及时清扫,桌子底下,沙发底下,床铺底下,所有的垃圾都应该及时处理,以防孩子出现意外。
附上气道异物黑名单
因为坚果类食物体积较小,往往不经咀嚼充分就会吞咽下去,容易呛入气管。建议6岁以下儿童不要进食整粒坚果,但是,因为坚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植物蛋白,所以,6岁以下儿童仍然可以通过坚果糊坚果粉(尝试将坚果碾磨成粉末状)获得营养和美味。
果冻体积小,容易一口吞食,一旦发生误吸,是气道异物抢救中难度最高的。果冻的主要原料是食用明胶、香精等,营养价值低,建议孩子们远离果冻。
口香糖,橡皮糖等,因为过韧不易咀嚼,也容易导致气道异物,不适合给小孩食用。
麻花、硬糖等,类似坚果的不容易咀嚼的颗粒,也容易呛入气管,不适合给小孩食用。
汤圆、年糕、花生酱等粘性过大的食物也非常危险,容易粘在喉咙口,上不得也下不得,不适合给小孩食用。
有些水果小巧圆形有核,如桂圆,葡萄,樱桃等,容易一口吞食,这些水果都不适合直接给小孩食用,可去核后果肉分成小块,再给小孩食用。
长纤维的蔬菜,需要切成小颗粒或者小段,才能给孩子食用,否则也会容易卡喉。
孩子喜欢用吸食的方式吃面条和粉丝,那样很容易噎到,所以烹煮之前定要先切成小段再给孩子食用。
大块的肉孩子无法咬烂,若急急忙忙吞下很容易噎到,应制成肉泥、肉丁或薄片。类似的零食还有:鱿鱼丝、牛肉干等。
特别提醒:管理好家中的纽扣、电池及珠子等细小物体,切勿放置到孩子可以够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