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不一样的高血压

作者:李颖    2018-11-17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435 篇文章



张先生,40岁,十几年前在体检中发现血压升高,虽然检测血压达到190/100mmHg,但那时张先生却没有感到有啥异常。禁不住夫人的督促,他乖乖听话,每日吃降压药,但心里却不以为然。这降压药的效果真是让人着急,已经联合三种药,血压还经常在160/105mmHg徘徊。半个月前的傍晚,张先生开车的时候发现四肢无力,亏得脑子清楚,看旁边刚好有家医院,赶快靠边停下,被同伴送到急诊。张先生没有头昏、头痛,内心万分焦虑,双手、双腿都抬不起来,像被人施了魔法。急诊检查,张先生血压仍旧很高,180/110mmHg,意识清楚,四肢肌力下降。头颅CT扫描结果正常,血液生化检查显示血钾明显降低。原来是低钾引起肌力下降。在补钾治疗后,张先生的肌力开始好转。后面几天的深入检查,发现张先生尿钾排出增多,体内一种叫做醛固酮的激素水平增高,肾上腺CT扫描在右侧发现一个直径1厘米左右的腺瘤。张先生后来经过确诊明确醛固酮瘤,手术切除后血压也开始好转,高血压得到治愈。


张先生的经历看起来有点特别,与我们平时知道的需要终身控制、不能治愈的高血压不同,张先生患的醛固酮瘤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原因。

 

高血压分类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

指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高血压人群中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心理等因素有关。

 

继发性高血压

指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能够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正是由于这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血压升高,如果去除这些因素,升高的血压会恢复正常或明显下降。

 

从疾病管理角度来讲,如果发现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治愈了这个疾病,高血压也就随之治愈。

 


继发性高血压有哪些原因?

 

总的来说,继发性高血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药物引起

(1)口服避孕药,特别是含有较高剂量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通常可导致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升高,但也能引起明显的高血压


(2)非甾体类抗炎药,常用的包括散利痛、布洛芬等


(3)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现在抑郁症患者比较多,在服用相应药物时,要注意血压


(4)糖皮质激素:一些免疫性疾病需要口服强的松等药物控制,因为糖皮质激素会引起水、钠在体内潴留,会对血压造成一定影响。


(5)其它:某些药物如伪麻黄碱等减充血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影响循环系统,也可能引起血压升高。


(6)违禁药物:甲苯丙胺和可卡因等兴奋剂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肾脏相关性高血压

(1)原发性肾病,无论是急性和慢性肾病都可能导致高血压,肾脏功能损害可以引起排泄、电解质紊乱等功能障碍,导致血压升高。


(2)肾血管性高血压–由于肾血管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或者年龄较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疾病,会影响到血压。

 

内分泌性高血压

 水、钠平衡、血管舒缩等功能都离不开激素的调节,某些内分泌疾病会导致激素水平异常,引起血压升高。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是体内调节水钠代谢的重要激素,是主要的盐皮质激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是由于体内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对于任何存在高血压、不明原因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的三联征患者,应怀疑存在原发性盐皮质激素过多。50%的患者钾浓度并不低,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也应考虑存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2)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主要分泌儿茶酚胺, 比较典型的会有头痛、出汗、心悸三联征。约一半的患者存在阵发性高血压。


(3)库欣综合征–是糖皮质激素增多引起。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


(4)其他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也可能引起高血压。

 

其它疾病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指在睡眠期间,口、鼻气流停止流通达10秒或更长时间,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研究显示睡眠期间呼吸障碍也是体循环高血压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


(2)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缩窄是指主动脉局限狭窄,管腔缩小,造成血流量减少。主动脉缩窄是年幼儿童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哪些人需要进行内分泌性高血压的筛查?

 


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来讲,找到病因是关键。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可能存在继发性高血压,进行相关检查呢?


一般来说,下列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


  • 重度或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尽管已经同时使用恰当剂量的3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包括一种利尿剂),但高血压仍持续存在,也称为顽固性高血压。


  • 过去血压平稳的患者出现血压急性升高。


  • 小于30岁、无肥胖、无高血压家族史,但出现高血压。


  • 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指那些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有终末器官损害征象,包括视网膜出血或视乳头水肿、心力衰竭、神经功能障碍或急性肾损伤的重度高血压患者。


  • 发病年龄在青春期之前。


遇到这些情况需要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临床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引起高血压的疾病进行筛查。


张先生在手术切除醛固酮瘤之后,血压渐渐恢复正常。想起当初发病的那一幕,还是心有余悸。如果在较早的时候,因为难治性高血压、早发高血压,进行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发现醛固酮瘤,早期干预,就不会如此被动。高血压持续的时间越长,对血管、脏器的影响越大,如果继发性高血压处理过晚,有些受影响的器官功能损害已经不可逆,此时虽然治愈了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受损器官也很难恢复正常。

 

高压警报

 

血液

在坚韧的血管中流动

舒缩交替

汩汩前行

 

管壁

在一次次冲撞中

承受压力

是真英雄

 

出口拥堵

流量递增

管壁绷紧了肌肉

有一丝僵硬

 

水钠怠惰

持续滞留

管壁胀红了外膜

必须硬撑

 

异常指令

全壁戒严

管壁一动不动

但听水声

 

压力

在血流与管壁的互动中变化

那拉响高压警报的每一天

都是呐喊

 

血压啊

什么时候

能回到正常

那又该有多么美妙!


延伸阅读


医生也中招了


别人的故事——病来了


让我好好爱护你——我的骨骼!


唯美语音版:"身高"里的内分泌


熟女的烦恼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内分泌点点通杂志主编:李颖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