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华太格医生探案之“多泻之秋”

作者:周璐    2018-11-01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402 篇文章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但同时又是一个疾病高发的季节。这两天,邱常健忙得焦头烂额,原来是家里的小朋友生病了。自从秋游回来后,邱家小宝贝隔天就开始发起了低烧,咳嗽、鼻塞、流涕,家人还以为是玩得太兴奋受凉感冒了,谁知吃了感冒药也不见效,小宝贝又开始上吐下泻,每日腹泻十几次,大便呈黄色蛋花汤样,甚至带少许粘液或脓血。家人真是急坏了。看来邱常健又要求助我们的老朋友“华佗哥”了。


640.webp (2).jpg


华佗哥,本名华太格,传说中古代名医华佗的NN代孙,对于医疗、探案均有涉猎,是知名的医疗大侦探。


华医生一看到孩子的症状就连忙先给开了些补液盐来服用,并叮嘱家长,“小儿秋季腹泻时一定要预防脱水,小儿是腹泻发病较高的人群,从症状上看,这次大概是轮状病毒惹得祸,这种疾病给孩子们的健康危害很大。” 邱常健有疑问,“我们孩子一开始明明是感冒啊,怎么说是秋季腹泻呢?”华医生听了狡黠一笑说:“常健啊,且听我给你来讲讲秋季腹泻吧。”


秋季腹泻是一种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的儿童常见病,一般为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1月秋冬季节是疾病的高发期,所以被称为秋季腹泻。该病呈散发或小流行,可以经过粪―口传播,也可以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天,常伴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会有呕吐,随后出现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可以呈蛋花汤样或水样,常伴脱水和酸中毒,病程在一周左右,少数较长。

 

症状特点


1.起病急

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不少患儿还会有低热的症状,高热较少见;


2.呕吐

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3.腹泻

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有的带少许粘液血便,无腥臭味;


4.脱水

严重者有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

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640.webp (3).jpg


发病原因


1.病毒感染

儿童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进入宝宝消化道,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9—1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


2.功能紊乱

婴幼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一次进食过多,或是换奶粉、滥用抗生素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3.气候原因

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治疗措施


小儿患秋季腹泻后合理饮食和适当用药,可缩短病程,很快恢复,则对健康影响不大。如果处理不当,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或者导致病情迁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


1.预防脱水

病情轻、无明显脱水的患儿在家庭治疗,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新生儿慎用),年龄<2岁,每天应提供ORS液500ml;年龄2—10岁,每天应提供ORS液1000ml;年龄>10岁,ORS液能喝多少给多少,每天应提供ORS液2000ml。宜少量多次喂服,2岁以下的患儿每1—2分钟喂1小勺约5ml;大一点的患儿可以用杯子直接喝。如果患儿呕吐,停10分钟后再慢慢给患儿喂服(每2—3分钟喂一勺);若ORS液用完之后腹泻还不停止,去医院。


2.及时就医

严重腹泻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必要时应住院或输液治疗。


如果患儿3天不见好转,或3天内出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应找医生诊治:

  • 腹泻次数和量增加;

  • 不能正常饮食;

  • 频繁呕吐;

  • 发热;

  • 明显口渴;

  • 粪便带血。


3.可选药物

微生态调节制剂: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用的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等。


肠粘膜保护制剂:吸附病原体,维持肠细胞正常吸收与分泌功能;与肠道粘液糖蛋白的相互作用,增强其屏障作用,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如思密达。


4.继续饮食

 不必严格禁食,可以适当减少喂奶次数,喂食糖盐水,减轻胃肠道负担;配方奶粉改成无乳糖奶粉,这样更有利于恢复;可喂饮米汤或稀释的牛奶,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


5.多休息,要隔离

秋季腹泻病程中的患儿应休息,避免去托儿所和其他公共场所,以免传染;腹泻患儿要做好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640.webp (4).jpg


疾病预防


1.讲究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要消毒。


2.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秋季时天气变化多端,日夜温差较大,2岁左右的婴幼儿除应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外更不要图热闹去超市、商场、游乐园,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家长出入公共场所后回家抱孩子也应及时洗手洗脸,避免病从口入。


3.做好腹泻患者的隔离治疗及粪便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4.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炎。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5.增强体质,避免不良刺激。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小儿腹泻。

 

秋季腹泻小食谱


1.苹果泥:苹果切块,捣成果泥后食用;或用苹果切块煮水食用。苹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的水分,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适宜于小儿腹泻症。


2.淮山药粥:梗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同煮成粥,具有健脾的功效。对迁延性、慢性腹泻有效。


3.胡萝卜山楂煎:鲜胡萝卜2个,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每天服数次,连服2—3天,对伤食腹泻有效。

 

原来,邱家小宝贝可能就是在秋游过程中,没有注意饮食卫生,兼之情绪兴奋,大汗后未及时护理,感染了轮状病毒造成此次腹泻严重。经过华太格医生的一系列科普,希望大家能及时了解和预防秋季腹泻,护理好孩子远离“多泻之秋”,健康快乐成长!


注:本文中所涉及之人物“华太格”与“邱常健”等为笔者虚构形象,科普所用,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延伸阅读



华太格医生探案之难以抑制的痒


华太格医生探案之不能言说的痛


华太格医生探案之血从何来


她们说,我的肠子是豹纹款的……


华太格探案之益生菌死亡事件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肠子"久安杂志主编:周璐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