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疼痛要怎么测量呢?

作者:薄禄龙    2017-05-25原创标识

收藏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作为疼痛的一种,牙痛让人难以承受。纵观人之一生,疼痛与人更是相依相伴。痛是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生理与心理感受,有时我们被削笔刀割伤,伤口强烈的锐痛让人难忍;有时恋人和你分手,内心也会感受到疼痛一般。

什么是疼痛呢?1979年,国际疼痛学会把疼痛的概念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主观性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验学会了表达疼痛的确切词汇,它是一种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感觉。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也将疼痛列为了除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外的第五大体征。相较于前四项,疼痛这种体征非常奇特。其特别之处是,尚没有客观生物学仪器来检测疼痛,描述疼痛的程度。相较于体温,温度计可以告诉我们是否发热,热度多少。对于血压,血压计便能告诉你血压的数值,是否血压升高?

疼痛测量的窘境,并非科学不够昌达。实际上,疼痛是极具个人化色彩的主观体验,难有客观工具来予以衡量。打个比方,劳作的农夫被草叶划破手指,可能并也不觉疼痛。换作初涉户外运动的女孩,可能会大呼痛的要命。此外,东西方文化差异也会影响人的疼痛感受。美国及西欧是世界人均消耗镇痛药最多,东方人镇痛药使用仅是前者的1/6。刨除经济及医疗因素,东方人认为忍耐疼痛颇有道德模范精神,西方人则喜欢直言疼痛感觉,甚至毫无顾忌地呻吟哭叫。

喜欢测量是人的天性,那有没测量疼痛的尺子呢?远古人类对疼痛知之甚少,教宗和巫师甚至将其妖魔化,因此并无疼痛测量的可靠史料记载。随着19世纪科学家对疼痛机理的认识加深,人们认识到疼痛的测量,不仅要靠疼痛时身体的生理反应,还得依赖痛者的心理感受,记录其对疼痛的语言描述。

一般的,疼痛会让人表现出行为、举止改变,记录这些变化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疼痛。疼痛时,表情可能极其惊恐或不断呻吟。为减轻疼痛,人可能产生自发保护性反应,如踮脚走路、抚摸疼痛部位,将疼痛部位固定保持某一姿势。举例来说,肚子疼时我们通常会弯腰,抱着肚子做痛苦状。

诸如上述的记录并不够客观,人们更希望对疼痛进行更清晰的定量描述。换句话说,用数字来描述疼痛的剧烈程度。加拿大神经生理学家罗纳德·麦尔扎克(Ronald Melzack)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位父母是工人阶级的犹太人,一生致力于痛觉研究。1971年他和同事首先建立了一种说明疼痛性质强度的评价方法,被称为麦-吉痛觉调查表(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MPQ)。

MPQ能记录疼痛性质、特点、强度和伴随状态,还能记录疼痛治疗后病人所经历的各种复合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调查表内项目繁多,单描绘疼痛的形容词就多达78个。MPQ问世后,它在众多急、慢性疼痛实验研究中大放光彩,结果也证实结果非常靠谱。

这种方法也有诸多不便。调查项目繁多、描述疼痛的词汇比较抽象,导致病人难以理解准确的意思。此外,为弄清楚疼痛,没有人愿意多浪费时间做题目。

更简便易行的方法应运而生,叫做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测量方法很简单,无须填写繁杂的调查表,只需看着一把“痛尺”,然后说出0-10之间的一个数字就可以了。

貌似也很复杂?其实不然。这种方法的主要道具“痛尺”其实是一把长约 10厘米的游动标尺。尺的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而0分表示没有疼痛,10分代则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从0到10依次表示疼痛的程度在不断增加,愈来愈难以忍受。在测量疼痛时,向病人说明这把尺的含义,然后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让病人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生再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

如果分数在3分以下,那么恭喜你,你虽然感觉到疼痛但并太严重,不太会影响你的睡眠;但如果你的分数在7分以上,oh~my god!你很不幸,你现在肯定疼痛难忍,极需要医生给你用一些镇痛药物来帮助你度过痛关了。

当然,VAS方法现多用于外科手术的患者,评价他们手术后切口的疼痛程度。如果你曾做过手术,相信你对此并不陌生。此外,对于小朋友,为了让他们说出痛的程度,图画式的方法则更简单直接,一个笑脸意味着不是很痛,一个哭脸则代表着痛的厉害。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