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目录

《80天变身护理达人》  第十五天

2017-04-28 22:32

骨折

1.  概述

骨折是指骨构造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老人和儿童较常见,常有一个或多个部位骨折。经过及时得当的处理,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本来的功能,少量患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2.  如何预防

1)      加强体育锻炼,塑造身体的平衡力和协调力。运动还可以加强骨骼的硬度,但是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应询问医生的意见,采用适合自身的体育锻炼。

2)      注意出行安全,阴雨天以及路面湿滑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行走安全,避免走在没有磨擦力的环境下。另外,选择合适的鞋子,不应只考虑款式的时尚性,尽可能不要穿着类似“恨天高”以及装饰累赘的鞋子。

3)      有老人及儿童的家庭,温度应维持在18-20,减少衣物的穿着,使行走轻便;注意家具的摆放,减少阻挡物,固定妥当,不能随意摇晃,电线及电话线远离地板;避免铺设光滑的大理石地板,地面要保持干燥,积水及时擦除,穿防滑鞋,尽可能不要穿拖鞋或者码数不合适的鞋子走路;走道和卫生间要亮堂,可以在晚上长时间打开小夜灯或者地灯,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在浴室和坐便器旁安装供老人方便使用的把手。

4)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坚持服药,注意药物并发症,改变姿势及体位的时候缓慢进行,防止因为头晕、一过性低血压导致跌倒造成骨折。老年人定期检查视力。本身有关节疾病的患者,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助步器,哪怕是一根拐杖。

5)      减少烟酒的摄入,均衡饮食,预防肥胖,多吃果蔬、粗粮、豆制品、牛奶、乳酪等食品,积极补充钙质,多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补钙和维生素D等物质。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喝牛奶  

家庭环境指导:

blob.png

图片1.png

3.  院前处理

发生骨折后患者受伤部位疼痛,压痛明显,局部肿胀与淤血,可产生畸形,抬动病人及肢体时可听到骨折断端相互摩擦产生骨擦感或骨擦音,可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如运动受限,不能活动。

一旦发生骨折,不可随便拉扯骨折部位,迅速找到可以利用的物品两侧固定骨折断端,但避免固定过紧,或者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转送医院救治,转运途中注意局部保暖。

4.  何时就医

只要患者出现疼痛、肿胀、关节畸形等骨折的临床表现时,就应该及时送患者就医。

5.  送医之后

当把患者送医之后,应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治,详实告知骨折的过程以及主观感受。

    骨折症状典型,临床医生基本上可以通过病史、症状、体征以及摄片即可做出诊断及处理。

    1)上肢骨折:治疗的目的就是恢复上肢带有用,无痛的活动范围,发挥手部作用。

锁骨骨折:幼儿青枝型,三角巾悬吊3周,有移位,8字绷带加胶布固定3周。成人手法复位后,石膏绷带固定,10岁以下3-4周,成人4-6周。仰卧两肩胛后垫枕,站立时屈肘位。开放骨折,合并血管或神经损伤,合并肩胛骨颈骨折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blob.pngblob.png  blob.png 

blob.png


 肩锁关节脱位:可用三角悬吊,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 

 blob.png blob.png

肩关节脱位:治疗:a.复位;b.固定(三角巾悬吊、胸肱绷带)c.功能锻炼。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老年人多见,有骨质疏松的人最容易发生。相关治疗:a.三角巾悬吊,手法复位,外固定(超肩小夹板、胸肱绷带、U型石膏),也可手术内固定,严重的患者需要做关节置换,功能锻炼。

blob.png blob.png 

 

肱骨干骨折:多见于30岁以下成人。

治疗:a.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处理和功能训练。

blob.png blob.png   16-3 副本

 

b.整复后贴胸固定法,2-3周改换支架固定。

blob.png

c.持续牵引,石膏固定法。

blob.pngblob.pngblob.pngblob.png18-218-418-4

      d.切开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a.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b.闭合穿针/切开复位内固定

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外固定(长石膏托固定屈肘90度,再用三角巾悬吊);功能锻炼

前臂骨折:a.手法复位b.固定:儿童8周,成人12-14周

       小夹板固定            石膏固定

12-1    blob.png     blob.png

c.切开复位内固定

桡骨下端骨折:a.必须完全复位,否则会影响腕关节的活动范围; b.固定: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支架,石膏固定2周,腕关节置功能位继续固定2周; c.功能训练:手指及掌指关节

2)下肢骨折:治疗的目标是保持其负重的稳定性和无痛的运动。 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好发于50-79岁,外伤为最多的原因。股骨颈疲劳骨折:一个近期活动量突然增加的年轻人出现活动后疼痛,步行是避免疼痛的步态,几个星期后逐渐减少症状。治疗:a.外展型嵌插骨折-保守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牵引6-8周,同时应锻炼下肢肌肉,3个月后部分负重,6个月后完全负重。

blob.png blob.pngblob.png 防旋鞋

切开复位,经皮固定:卧床两个月后部分负重行走,5个月后彻底负重,早期功能锻炼。

股骨转子间骨折:平均年龄比发生股骨颈骨折的人群大5-6岁,年轻人很少发生,男:女为1.5:1,病因与股骨颈骨折相似。

治疗:

a.患者多为高龄老人,长期卧床易发生合并症,死亡率高。骨折部血供好,不愈合很少,易出现髋内翻畸形愈合而致跛行。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应纠正肢体短缩和髋内翻畸形。

b.稳定性骨折:按照患者肌力状况,皮肤牵引或骨牵引6-8周,外展位,渐渐借助拐杖行走。

c.不稳定骨折:骨牵引通常用于恢复后的8-10周,外展位,渐渐扶拐行走。年老体弱的患者:可穿矫形鞋或用皮肤牵引。早期疼痛减轻取半坐位,加强肺部、泌尿道护理,防止褥疮。

d.为了让患者早期离床,减少并发症,全身情况允许下,手术治疗较适宜。

股骨干骨折:男女比为3:1,10岁以下的小病人占半数。治疗:

a.开始急救处理,应立即、合理地固定患肢(最简单是与健肢固定在一起)。

b.注意休克、复合伤,防止软组织等更多的损伤。

c.保守治疗:适用于比较稳定的股骨干骨折。

            复位后小夹板加牵引、持续骨牵引等。

            骨牵引重量为体重1/7,时间为8-10周。

               blob.png

Braun 氏 支 架 牵 引

d.切开复位内固定:保守治疗失败或复合伤,或老年人不适应长期卧床或需要探查血管神经时可以手术治疗;病理性骨折时可作手术治疗。

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治疗: 保守:无移位,可石膏外固定;手术:有移位,可内固定

胫腓骨干骨折:儿童多见。胫骨中1/3水平骨折后易造成骨筋膜室综合症,需做早期减压切除。治疗:

a.保守治疗:可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固定,如下图:

blob.png


 blob.png

长腿管形石膏固定:  髂前上嵴到趾间连线平分髌骨

 

blob.png

跟骨牵引

 

blob.png    blob.png             

短腿石膏带针固定                外固定支架

 

b.手术内固定

半月板损伤:治疗:急性期-制动、抽血后加压包扎

慢性期-关节镜下修补

足踝骨折,跟骨骨折: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

3)骨盆骨折:基本都有强烈的暴力创伤史,比如交通事故、跌倒和工业事故等。是一种严重的多发伤,低血压和休克常见,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通常比骨折本身更严重,体检时常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体征。治疗:根据全身情况决定治疗步骤,应充分地进行各科的合作,协同处理;对于重度骨盆骨折送入外科监护室治疗,积极抢救休克和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

a.无移位,只需卧床,不必处理,症状缓解下床活动

b.骶尾骨骨折:以卧床为主,屁股下垫气圈或软垫

c.有移位或者断裂:主张手术治疗

4)脊柱骨折:基本都有外伤史,脊柱可有畸形,伤处局部疼痛,局部运动受限,可导致四肢瘫、截瘫、半切综合症和大小便障碍。治疗:根据不同骨折类型,保守治疗为头颈胸石膏或支具固定8-12周,手法复位,颅骨牵引等;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5)病理性骨折:由于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骨质疏松等骨骼自身病变引起的骨折。治疗:正确的诊断、对因对症治疗。

6.居家护理

6.1保持正确的体位,患肢功能位抬高,注意肢体保暖。

6.2戒烟戒酒,均衡搭配饮食,防止便秘,适当补充钙质。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容易引起小血管收缩痉挛,对伤口愈合影响很大。积极补充钙质,防止骨折的再度发生。

6.3疼痛干预,保持舒适的身心状态。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大多数患者都发生过。患者可采用健侧卧位或者平卧位,患肢用软枕垫高,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缓解疼痛。若是上肢骨折,患者站立时,可用三角巾或者围巾将前臂屈肘位吊起。另外很重要的是,不可滥用止痛药。如今药房里各种品牌的止痛剂琳琅满目,但是很多药物成分相同,剂量叠加就会用量过大,同时对肝脏、肾脏造成伤害,所以,止痛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6.4拐杖的应用:下肢骨折都需要经历扶拐步行阶段,拐杖必须选择质量好、扶手牢固、可调节高度、防滑又轻便的拐杖,通常是铝合金的最好。拐杖的高度应根据患者的身高调适,一般高度是患者双手扶拐,拐顶距腋窝5—10cm,与肩同宽。扶拐行走时首先嘱患者站好姿势,先迈患肢,站平稳后,双手撑拐同时健肢向前迈移30cm左右。站稳后抬患肢,同时向前移动同样的距离,脚和拐头同时落地。骨折愈合后应该及时放弃使用拐杖。

6.5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

(1)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按摩;能下床的患者鼓励下床行走,轻按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

(2)患者石膏固定之后,要密切注意皮肤是否出现发紫、苍白、肿胀和剧烈疼痛,或者是患者的脚趾出现发凉、麻木等现象。一旦出现以上现象说明石膏包扎太紧,需要及时拆除或松解石膏。

(3)很多患者打完石膏后会有出血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惊慌,在出血处做一标记,观察是否进一步扩大,溢出的血迹是患者伤口还在出血的证明,如果出现继续扩大,要及时就医处理。

(4)留意石膏内是否有异常气味。石膏内部皮肤长期压迫或者长时间得不到清洁,就有可能发生压疮或者化脓性皮炎。石膏固定之后,可以在内侧垫入软毛巾或者衬垫,缓解压力,但是避免将细小的物件塞入石膏内,每天进行皮肤清洁,保持内部的干燥舒适,若长期石膏固定后出现瘙痒的情况,不要用手直接搔抓,可以用小木棒或者筷子轻轻敲打石膏外侧,通过震动缓解痒感。若发生压疮或者化脓性皮炎,需要就医拆除石膏作进一步处理。

(5)积极做关节的功能锻炼。长期石膏固定之后,被固定的关节得不到运动,就有可能出现关节僵直或者肌肉萎缩,还会导致骨质疏松,在这个时候,需要配合康复科的意见进行相关关节的功能锻炼。

(6)有石膏背心的患者,要留有一定的空隙,患者在此期间要少量多餐,不要暴饮暴食,避免饮食过快过饱,少吃大蒜、洋葱、豆制品等容易胀肚子的食物。防止出现急性胃扩张,具体表现为反复呕吐,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等表现。病人出现轻度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充分减压等处理;严重者应立即就医拆除石膏,对症处理。

(7)对于石膏裤的患者,平卧时可以垫高双小腿让身体放平,腰部可放小软枕,双下肢用枕头抬高,使上身形成斜坡位,以防止腰部不适。

7.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在居家护理中,照顾者不仅扮演患者照顾者的角色,更扮演着健康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可以通过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家护理小组,利用家庭访视与电话访问的形式对照顾者进行培训指导,让照顾者掌握康复训练相关知识,通过照顾者督促患者循序渐进的坚持训练,达到最佳康复状态。

康复锻炼首先不应太仓促,一步一步,应该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如果愈合良好(符合正常生理情况),那么你可以开始进行康复锻炼了。上肢骨折锻炼总结为简单的几点就是:1)肘关节的放松训练2)自主伸展训练,如利用物品引导患者够取,鼓励使用患肢完成日常生活。3)张力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在关节不动的情况下,让肌肉收缩用力。通常患者在几天后疼痛减轻时开始进行练习。4)还有就是没有固定的肩关节要注意肩关节的外展外旋,及手指关节的屈曲。

下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方法基本可以总结为:1)踝泵练习(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平卧床上,脚用力做上钩和下踩的动作,各保持5秒钟左右。2)股四头肌锻炼-将腿平放于床上,伸直膝盖,足跟用力向下蹬,足背屈,反复动作。3)直腿抬高-患肢平放于床上,膝盖伸直,抬腿,抬高角度为45度。在下床步骤上掌握四要素:坐起,两腿下垂于床边,扶助步器站起,扶助步器行走。

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患者在功能锻炼时谨记,六个月内仍要禁止盘腿及翘二郎腿,禁止下蹲。骨盆骨折的患者以平卧静养为主,适当做直腿抬高练习,在康复师指导下下床锻炼。脊柱骨折的患者仍需纠正体位,维持良好的坐姿及睡姿,适当进行腰背肌的锻炼,可倒骑板凳以及平卧床上,双脚支撑腰背腾空练习。腰部或颈部避免剧烈扭转,下床佩戴腰围或颈围,注意颈腰部保暖。

总之,鼓励患者做积极主动的活动,功能锻炼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不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处给予被动按摩,原则上以不疲劳、任何练习都不会引起剧痛为主。

8.术后注意事项

8.1给予安静的休息环境,保障充足的睡眠。卧床期间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定时按摩骨突出处。活动下肢和足部,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8.2疼痛:大多数患者会被疼痛所困扰。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可以有效提高对疼痛的阈值,另外,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止痛剂有效镇痛。

8.3加强营养支持,以达到促进骨愈合的目的。引导患者转化为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和钙,多量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干虾、水果、蔬菜等,以促进骨折愈合。

8.4功能锻炼:

1)上肢骨折:手术当天麻醉消失后即可进行手指、腕关节轻微的屈伸活动。24 小时后,指导病人进行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的活动,如“张手握拳”练习:缓慢用力、尽量打开你的手掌并保持2秒钟,用力握拳保持2秒,每日2—3次,每次12—24下,忌主动活动肩膀。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做练习。2周后指导病人作耸肩、肘关节屈伸等活动,每日2—3次,每次24—36下,循序渐进。术后8—12周在三角巾保护下,开始主动地进行肩、肘关节活动。如“耸肩”练习、“扩胸”练习、“含胸”练习。使用三角巾l一2周后可以加强肩、肘关节康复训练,但是禁止同时做外展和外旋的动作。可加强摆动练习:身体前屈,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在好的一侧手的保护下摆动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摆动,待适应后,基本无痛再增加左右侧方向的摆动,最后增加划圈动作,每日2-3次,每次12-24下。患者出院时,大部分手术切口刚拆线,患肢仍带石膏,处于早期功能练习期,除教会患者早、中、晚期功能练习方法外,嘱患者定期来院复查拍片,依据复查结果进行各阶段的功能锻炼。

2)下肢骨折:早期练习足部活动,如石膏固定期间可进行大腿肌肉收缩运动,膝关节伸屈运动;去除加压包扎或石膏固定后,应主动进行关节的非负重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逐渐从部分负重锻炼发展至完全负重锻炼。股骨内固定术后的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进行患肢足背屈活动及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活动,方法是患者绷紧大腿肌肉和屁股肌肉10秒后再放松10 秒,每个动作反复20-30次,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术后24-48 小时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屈伸活动,逐步由被动向主动练习过渡。术后1-2周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和帮助患者在床边扶拐行患肢不负重站立和行走活动;术后3个月去拐负重行走活动。功能锻炼要注意掌握循序渐进、主动为主的原则,预防跌倒,避免过度练习。

全髋置换术后的患者,外展20-30°中立位,穿丁字鞋固定,两腿之间放软枕,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注意:屈曲角度不宜过大,必要时可予自下往上按摩。引流管拔除后即可行持续被动锻练,由15°-30°起,增加5°~10°/ 天,逐渐增加至90°被动屈髋。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包括:助力下直腿抬高30°及小腿床边摆动,加强床边姿势转移,包括半坐、卧坐和坐站的转移练习运动。训练好腿支持站立平衡(患肢不负重着地),借助助步器加强步行练习,术后1-2周禁止患肢负重, 术后3周可部分负重, 3个月内过渡到完全负重,之后过度至下肢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禁止跑步、跳跃和举重物,患者仍需注意往患侧睡,若往健侧睡,两腿间仍需放置软枕。

3)骨盆骨折:从翻身开始练起,过度至各关节的活动及肌力训练。

4)脊柱骨折:锻炼方法根据个人的病情和体力,适当的做直腿抬高、挺腹伸髋及各种腰背肌的训练,保持良好的坐姿睡姿,佩戴腰围或颈围,避免骨折关节的剧烈扭转及负重。

                                                       (董健 张颖)


目录